【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56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小镇做题家”再度成为网络热词,引起社会关注。起初,“小镇做题家”是一些人的自嘲,意思是他们出生在普通家庭,为了考取大学,只会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视野和特长。然而,随着舆论的发酵,这原属寒门学子的幽默自嘲,却被某些声音冠以“做题机器”“不思进取”,对他们极尽嘲讽和鄙夷。当然,更多人认为“小镇做题家”不应该是贬义词,它是茁壮成长、积极向上的代名词。这个词意味着他们更有韧性,更加坚强,更能打破“魔咒”,收获更加精彩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对他们永远保持最大程度的善意和尊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小镇做题家”再度引发关注,考生应当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对它要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材料的导向性和积极立意角度看,应对“小镇做题家”辩证看待,肯定他们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做出的努力,肯定他们的坚强和韧性,同时也要指出他们身上客观存在的交际能力普通、眼界缺乏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对此进行反驳,比如有同学举黄文秀、黄国平或刘强东的例子反驳交际能力普通、缺乏眼界的说法进一步肯定他们为改变自身命运做出的努力)。
“小镇做题家”的每一份努力都不该被嘲讽。“小镇做题家”背后是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坚信“奋斗改变命运”,面对现实困境也不自暴自弃,他们选择扼住命运的咽喉,创造底层逆袭的奇迹并实现人生的梦想,这样的努力不该被嘲讽。
“小镇做题家”用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命运。“小镇做题家”有梦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虽然“小镇做题家”是他们的自嘲,但也隐隐带有一份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定。云南大山里,张桂梅校长说,“女孩子读书,可以改变三代人”;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说,“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他们感动全网,或唤起“读书改变命运”的价值力量,或展现“诗和远方”的浪漫梦想。
“小镇做题家”的身上体现了青年的成长。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坚韧的青春无不是迎着困难和迷茫披荆斩棘,出生于哪里从来都不是影响人生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相信,穷且益坚、磨砺以须才是出彩青春该有的模样;我们相信,自嘲为“小镇做题家”的年轻人,能将这戏谑的自嘲当作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开端,重拾自信,乘着梦、追着光、挟着勇气,继续跋涉。
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完成。首先肯定“小镇做题家”努力的价值,然后指出异化这一群体的后果,最后为“小镇做题家”正名,赞颂他们为梦想而做出的努力,肯定他们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坚强坚韧;说明他们视野的局限和资源的匮乏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无奈之失,并非与生俱来的烙印,视野的局限和资源的匮乏是可以通过长大后的努力弥补的。文章可以列举拿命办学,让山区女孩“逆天改命”的南坪女高“燃灯校长”张桂梅、因《感谢贫穷》走红网络的河北707分女孩王心怡、“考古届团宠”耒阳女孩钟芳蓉等事例来充分论证观点。
参考立意:
1.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做题追逐梦想。
2.每一份努力都值得点赞。
3.坚强铸就成功,奋斗改变命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只要把事情做好,就不怕别人不知道;但真实的情况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去推广,不去宣传,被知道的范围总是有限的。自媒体时代给了个人、团体和商家因说好自己的故事而走红的机会,但有的又因自身存在的问题而遭人诟病,偃旗息鼓。
以上材料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做得好·说得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引入,这句话的含义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慕名前来品尝。它启发我们想要“酒香”,意味着有“好酒”,需要有好的产品,而“不怕巷子深”说的是即使不去宣传,好品质也能被顾客熟知,“只要把事情做好、产品质量过硬,就不怕别人不知道”。这句俗语之后,又提出另外的一句话,“但真实的情况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去推广,不去宣传,被知道的范围总是有限的。强调宣传的重要性。再由俗语关联现实生活,指出在自媒体时代,因为个人、群体、商家因说好自己的故事而被大家熟知,走红后名利双收,同时也指出了没有过硬功的产品,过度宣传会被人诟病而偃旗息鼓。
材料的内容非常明确,有两层含义,其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想要出品牌,需要“酒好”即有好的品质。其二,有了好的产品,要适度宣传,宣传得当,会让大家迅速认可你的存在,感受到你的价值,你的价值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弄虚作假。
作文要求以以“做得好·说得好”为主题,主题关键词属于思辨范围,让考生思考这两者的关系,做得好重要,说得好也重要。两者相互促进,不能一味地宣传而忽视做得好,也不能只埋头做好,不去宣传。“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这句话提醒考生,一定开阔视野,可以思考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好中国品牌;打造民族产业,做事要有匠心;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做好产品,也做好宣传等。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说好与做好齐飞,品牌与宣传一色。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做得好”是前提和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匠心铸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永立不败。二“说得好”是善假于物的智慧。只有说得好,才能为人熟知,广为流传,做大做强。最后再次回扣主题,筑好匠心品牌,讲好自我故事。
参考立意:
1.善做与会说,是成功的双翼。
2.善做为巧说奠基,巧说为善做赋能。
3.打造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贬任朗州司马,曾写下《秋词二首》,其一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柳宗元谪到永州后,曾写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元和十四年(819),朝廷召柳宗元回京。只可惜柳宗元多年抑郁,重病在身,无法上路。这年十一月他在悲愤交加中于柳州郁郁而终。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调回洛阳,仕途相对顺畅,至71岁才去世,而且写出了《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等大量传世名作。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提供了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两人不同的人生际遇。其中重点突出了《秋词》《江雪》两首诗歌。
刘禹锡的《秋词》历来为后人称道。诗人改变了古来悲秋的志士失志的实质,认为秋日完胜春朝。因而针对所谓的秋天寂寥之感,来歌颂秋天的生机和美好,意在告诉人们即使在人生的秋天,也要像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体现了不屈志士的顽强的奋斗精神。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天地间纤尘不染、万籁无声,一翁独钓江雪的画面,看似清高孤傲,少了些许烟火气,实则写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而我们人生的理想志趣恰恰在于坚守,在于一种执著的精神。此诗表达了诗人那种脱离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逸情操。因此理应从精神层面上加以领会,认识到这是人生境界中的精神高地,不应认为柳宗元向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然就失之偏颇了。从二人贬谪后的经历看,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磨难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刘禹锡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不惧艰险、奋发有为,柳宗元的诗歌启发我们困境中自然要有一方精神净土,支撑人生。两位诗人的结局看似不同,诗歌的意蕴看似相反,但从行动和品质上来看,又是辩证统一的,人生的步伐不因挫折而停滞,而要乐观奋进;精神的家园不能因挫败而荒芜,理应高洁纯净。
在行文思路上,鉴于材料的内容有两部分,可分两个层面来论证,可用并列式结构或对比式结构,重点论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和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采用典型的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等,形象辩证地说理,突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品与行方面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踏实作为。
参考立意:
1. 坚守精神高地,不畏艰险去奋斗。
2. 精神气质不随俗,奋发进取正当时。
3. 灵魂在高处。
4. 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奋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身影:在工厂车间,青年工人精益求精,就是为拧好每一个螺丝,焊好每一个接头,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青年农民,使用科技,就是为粮食增产,土地增效,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训练场上,青年健儿以过硬的作风和惊人的毅力,向世界顶峰发起冲锋,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高扬;在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冒风雨,顶烈日,抗严寒,为千家万户传送幸福与温暖;在“天宫”“蛟龙”“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担大任,挑大梁,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等等。
材料二: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材料三: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用艰辛努力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一个光明的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青年人的有所作为的现象,其共性是青年人不管在哪个行业、干什么职业,都在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材料二引用俗语,强调了行业无贵贱,主要肯努力,每一个行业都可以让你脱颖而出。材料三强调新时代青年可以立足平凡岗位,为社会、民族、人民、国家做贡献。
纵观三则材料,都在指引青年应该如何看待平凡岗位和为国奉献,如何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奉献。首先,青年应心中装着祖国,这是我们做事的精神动力;要敢于担大任,挑大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其次,要明白平凡岗位一样能够出彩,一样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第三,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第四,要懂得利用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时俱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第五,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不惧艰苦,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考生可以抓其中的一点或者两三点来写,但切记要体现“青年”“祖国”“平凡岗位”这样的关键词。比如可以写青年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贡献,为国争光,实现人生价值;中间用三个小标题从三个角度分析论证,当然要记得利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使论证充分;要注意联系当下青年的现状,分析心理,指出方法,辨明方向。
参考立意:
1.立足平凡岗位,同样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2.青年为民族、国家和人民而努力工作,人生才更有价值。
3.不以行业贵贱为意,要以贡献大小为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礼记》
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你有何启发?学校团委准备以“美好生活”为话题开展一次征文活动。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写一篇征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从审题的角度,关注作文中以下几点:
1.材料中“美好生活”的基本含义:辛勤劳动,安居乐业,和谐美好。
2.“美好生活”的范围不局限于个体、家庭,更是指向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3.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精神古今一贯,初心不改,但内容、方式与时俱进,今昔有别,辩证发展。
4.基于社会人生问题,关注时事新闻,有感而发,体现时代性。
5.学校团委组织征文,写作者应该表现出作为青年学生的特征,放眼未来,心怀天下。
标签: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