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喇崑崙山脈北麓的荒漠深處,有一座號稱「新疆三峽」的超級工程——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
它的庫容積多達22.5億立方米,是新疆第一大水庫這座大壩,也是國務院推進的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國家「十三五」期間100個重大項目之一,2023年入選「人民治水·百年功績」治水工程項目。
大壩位於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阿爾塔什村附近,耗時10年建成,投資110億元,電站總裝機容量755兆瓦,設計年發電量22.6億千瓦時,主要任務是在保證塔里木河生態供水條件下發揮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功能。
2011年10月10日,工程舉行奠基開工儀式。
2015年,正式開工建設。
2019年8月31日,大壩封頂。
2019年11月19日,水庫大壩下閘蓄水。
2021年8月17日,全部機組先後實現併網發電。
據悉,該工程面臨高地震烈度、高壩、高邊坡、深厚覆蓋層等世界性設計施工難題,被業內專家稱為「新疆的三峽工程」。
葉爾羌河曾是新疆洪災最重的河流,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徹底解決了葉爾羌河千年水患的問題,使河流的下游重點防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從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要知道,一般防護對象的防洪標準,只是從2.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不僅如此,它還解決了流域春旱缺水的問題,枯水期可向下游補水6億立方米,保障1100萬畝耕地灌溉,每年向塔里木河生態供水3.3億立方米,為下游胡楊林區供水5億立方米,遏制荒漠化,更極大地緩解了南疆四地州電力短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