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直都注重对人才的培养。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求学成为了众多人的出路,在高考中考得好,会为你的人生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虽然高考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是经过社会磨砺的人大多感觉到:高考确实是人生最好的出路。1977年,有一位叫刘学红的人,成为了那一年的女状元,也是自高考恢复以来第1位女状元。那么她现在生活又怎么样呢?她的人生是否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呢?
面朝黄土,背朝天
1975年,刘学红在中学毕业之后,就回到家乡务农了。在那段种地的岁月里,她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地在地里耕作着。她因为受过了正规的教育,所以下地种田干活也比别人表现得聪明伶俐,并且刘学红天生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多脏多累,她都能把手头的活完成得非常出色。不过她此时意识到,这样长期的体力劳动,使她无法学习到新的知识,她每天这样循规蹈矩的生活,让她感觉人生很难有出头之日。
刘学红后来有一次问她的朋友:我难道要在这里干一辈子活吗?她的朋友回答说:你如果不在这里干活,你的弟弟就永远没有机会到城里去学习。这句话让刘学红感觉人生越来越迷茫了,也就是在她迷失自我的时候,1977年高考正式恢复。刘学红知道这是她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因此她拼命想要抓住这个能让她人生翻盘的机会。
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得知消息后,刘学红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报名之后,她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曾经她也是在中学名列前茅的人,这个时候捡起过去的所学,也没有费花费太大的力气。刘学红在慢慢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之后,越来越轻车熟路了。眼看高考的时间就要到了,刘学红特地请了半个月的假,目的就是在临阵之时的磨一磨枪,为高考取得更高的成绩。
1977年,刘学红试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战斗中的一年里》,刘学红对这一个题目感触颇深,她想起了自己在土地上耕作的日子,于是她就以自己亲身经历,完成了这篇作文。刘学红写了近2000字,字字都是她的真情实感。在完成了高考所有科目之后,刘学红也不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她就像往常一样回到了家中,继续在田里努力地干着活。然而在这之后,好消息却接二连三地传来了。
首先,刘学红的高考文章被作为了当年高考的范文,刊登在了《人民日报》上,要知道,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只刊登了两篇作文。其次,刘学红的高考成绩竟然是第1名,她的语文成绩是99分,差一分就满分了。最后,没过多久,北京大学就向刘学红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这三则消息,每一则都引爆了刘学红的家乡。就这样,刘学红以状元的身份摘得了那一年高考的桂冠,并被寄予厚望地来到了北京大学。现如今已经40余年过去了,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刘学红,发展的到底怎么样了呢?
中国报刊行业的领头羊
高考的恢复是刘学红命运的转机,刘学红在后来也不止一次感慨,她感谢高考能够恢复,她的生活在那以后也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她上了大学之后,感觉自己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在大学期间,她还不断通过学习汲取养分,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在大学期间一路也都取得了佳绩。大学毕业之后,刘学红就凭借优异的成绩,就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报上班,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了中国青年报的总经理。并且后来她还创办了中国青年报的网站——中国主流的媒体之一——中青在线。除此之外,她还创办了《教育导刊》,《电脑·网络·市场》等一系列知名刊物。为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可以说这些都是高考为她人生带来的转变。如果没有那年的高考,可能她现在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那一代人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高考不仅改变了刘学红的一生,也改变了无数人的一生。高考是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平台,只要你努力学习,那么你就会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进而上一所优秀的大学,为你的人生赢得一个更高的新起点。
其实笔者这里认为,不单单是刘学红,她那一届的所有参加高考的青年,都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高考。相比于现在,孩子不认真学习,贪玩心强,态度不端正等一系列问题。我想,或许孩子们真正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体会到了社会的艰辛,他们就能真正切身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了。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这些同龄人当中,尚且无法名列前茅的话,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又何尝能够有所作为呢?
标签: 入团申请书正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