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期,我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形成了对峙。在阵地对峙作战初期,志愿军的阵地上基本都是野战工事。简陋的防御设施在面对炮火的猛烈轰击下显得不堪重负。大多数志愿军战士手中的武器装备还是以步枪轻武器为主,射程小火力弱,根本无法与对手抗衡。因此,冷枪狙击成为志愿军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作战方式。
1952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要求前线各军组织特种射手,对于单个目标以冷枪冷炮开展狙击活动。一批狙击高手浮出水面,其中第一次走上战场的新兵张桃芳成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神枪手。
张桃芳,1931年出生在江苏新华人。1952年21岁的张桃芳自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9月2日,张桃芳随枕边的第24天214团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经过半个月急行军,张桃芳和部队终于抵达朝鲜,不过令张桃芳没有想到的是,在团里的第一次射击考核中,他的3发子弹竟然全部脱靶。
张桃芳以3发子弹零环的成绩,被分配到炊事班帮厨,这令张桃芳十分沮丧,他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使用的枪支有问题。连队负责枪械的人就告诉他,这个枪是苏联提供的,叫莫辛纳甘M1944式,而且在战场上已经用了这么久,事实证明是没有问题了。张桃芳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苦练射击,杀敌为国。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在关键时刻黄继光用身体堵住了敌方地堡的枪眼,为志愿军攻坚阵地羸得了宝贵时机。黄继光的战斗精神成为很多志愿军的榜样,张桃芳也成为黄继光的铁杆儿粉丝,他在入团申请书里写下,“要学习黄继光同志的高贵品质”。
上甘岭站已结束不久,张桃芳所在的志愿军第24军接替第15军,来到了阵地的最前沿。他所在连队的任务就是坚守597.9高地七号阵地。张桃芳来到这个阵地后,要求班长带他亲自到黄继光牺牲的阵地上去看一看。第二天,他的班长就带他来到了这里,他扒开厚厚的雪层,想看一下当美军的地保是什么样。但是已经被炸成了一个坑。
张桃芳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为黄继光报仇,做一个英勇的战士。在张桃芳的一再申请下,他又重新回到狙击组。归队后的张桃芳像中了邪一样,老是端着枪发呆,一端就是一个小时,他常常把远近不同的各种物体都当成目标,枪膛里不装子弹,不停地扣动扳机。
当年张桃芳所使用的苏制M1944式步枪,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苏联征军大量采用,非常适于严寒的气候下作战。该枪并非专门的狙击步枪,但是这种枪的故障少,稳定性好,战士们就喜欢把它叫“水连珠”。“水连珠”的枪堂短,后坐力大,子弹出膛时即使只有头发丝般的偏差,到200米以外的目标处,就得差出1米开外,射击精度很难控制。
朝鲜的冬天基本都在零下30多摄氏度,在如此的低温下,每天凌晨张桃芳都早早的趴在战壕里进行苦练,长期暴露在极寒天气里,冷双覆盖全身寒气是它的眉毛变白,棉衣的布面结了一层薄冰,身体、手一动态发出咯吱咯吱响声。但是,困难并没有阻挡了他的决心,经过苦练的张桃芳,终于第一次踏上狙击台。
很快,他发曹现两个敌人在距他不到100米的地方走动,他迫不及待地瞄准射击,可连发12枪,结果连敌人的衣服都没擦着,反而引来了敌人的炮火,一发炮弹在狙击台旁爆炸,真的他五脏六腑翻江倒海。张桃芳又一次沮丧,他有点懵了。怎么在下面练得好好地,到了战场怎么就不行了呢?
张桃芳很快发现,自己平时练的是死靶,而战场上的敌人却是活靶。打活靶不仅要算提前量,而且还要考虑直线移动和横向移动的问题。他翻来覆去思考白天遇到的问题,脑子里一遍一遍地盘算着如何精准的狙击敌人,天还未亮,他就赶紧爬上狙击台进行印证。验证之后,张桃芳终于找到了感觉,正好晨雾中张桃芳看到百米开外,有一名急急慌慌小跑敌军,他随即瞄准,枪声响起敌人应声倒下。
张桃芳终于实现了成功打活靶,从此张桃芳在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在不到两个星期里创造了9发7中的好成绩,超过了组里所有的老狙击手。在接下来的在22天时间里,张桃芳击发247发子弹打死71名敌军,一代“狙神”的传奇经历就此开始。
这里还有过一段佳话。曹芳被选送到团部狙击射击训练班进修。当时在靶场,他看着40米开外的一个树上有几只小鸟跳来跳去的。他就当时想,这不就是最好的活靶吗?张桃芳瞄准其中一只小鸟,啪的一声,一只鸟儿中弹,其余几只腾空飞起。有两只鸟因为被树枝阻碍速度稍慢了一点儿,就在这一瞬间,已经估算好小鸟逃跑路径的张桃芳又重新瞄准,几声枪响后两只鸟应声落地。
张桃芳的成绩引起了军长皮定均的注意,他看到团里报上的报道后吃了一惊,不由地问道:“这个张桃芳原先是打猎的吗?”随后他让作战参谋带着一双皮靴亲自上前线验证,叮嘱参谋要是真的就送给张桃芳,要是假的就带回来。作战参谋带着皮靴到了前沿阵地,亲眼见证了“狙神”实力,非常高兴,就把皮定均的这双皮靴子送给了他。
从射击训练班回来后,张桃芳担任起7号阵地狙击组的领导。在敌人突然加大火力密度时,他敏锐地判断出敌人在调防的信息,指挥同伴互相配合协作,打了一个漂亮的狙击战。在他的带动下,第214团掀起了狙击练习热潮,涌现也了多位毙杀100名以上的先进典型。一时间,志愿军的狙击手成了“联合国军”的噩梦,死亡的恐惧笼罩着敌军阵地,他们再也不敢在阵地上自由走动了。
尽管敌人不知道张桃芳本人,但是却都知道597.9高地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有位美军俘虏就曾说:“你们狙击手真厉害,他想打人的脑袋绝不会打到脖子。”为此,美军指挥官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从军中抽调了专业狙击高手来前线增援,配备观察员,架起三挺高射重机枪,准备拉开大网,围歼张桃芳。
1953年初夏的一天早上,上甘岭晴空万里,张桃芳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阵地前沿,他刚走进交通沟,就有一棱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过。他陡然紧张起来,迅速缩回掩体后,他又试着把脑袋一点儿一点儿往外露,此时他感觉到了空气中传来的杀气。他想弄清楚敌方那个突放冷箭的对手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这时候他就看到战壕里有一个钢盔,他就用他的步枪把那个钢盔架起来,想以此让对方开枪暴露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举了一会儿,对方并不上当,他立刻感到自己遇到的对手是个高手。于是,他放低姿势向狙击台爬去。交通沟和狙击台之间有一小段空地,他猛的一个箭步蹿过这段空地,一串机枪的子弹擦着脚后袭来。张桃芳顺势两手向后一扬,身子一斜向后摔了下去。他被击中了吗?
这其实是一个假摔,这个动作他观察了好多次,自信可以以假乱真。果然,对方以为已经打中张桃芳。张桃芳爬起来,慢慢的从掩体里探出头,小心地观察对方阵地。他发现对面阵地上有两个岩石,那个美军的狙击手就隐藏在岩石中间。张桃芳不假思索地拿起枪瞄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扣下扳机的那一刹那间,对手也发现了他马上又是一阵扫射,这次的狙击又失败了,只得更换位置。
十几分钟后,他从机枪声中认定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经变换了位置。又过了几分钟,当对面再次打过来几发子弹后,他估计对方的视线和枪口正向左转移。张桃芳猛地探出头迅速瞄准对面阵地上露出来的半个脑袋,果断扣动扳机。几乎就在他射击的同时,对手的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张桃芳一楞,见对面机枪上直挺挺地倒下一个人。他才明白怎么回事,张桃芳以不足0.1秒的微小时差死里逃生。
恼羞成怒的敌军对张桃芳和他的战友们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但是都被机智勇敢的张桃芳巧妙躲过。张桃芳单兵作战32天,以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军,创下志愿军在朝击毙敌军记录,成为上甘岭狙击战的头号英雄。他的这个战绩就是放在今天,用上先进的狙击步枪也未必可以完成。于是很多人都说张桃芳是“狙神”,将他与前苏联的伊万西德●萨连科一起、芬兰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等,并列为世界“十大狙击手”。
张桃芳和一大批狙击手为停战协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难能可贵的是,张桃芳是为数不多、仅从战场全身而退的特等功臣。1953年张桃芳被志愿军总部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春,中国选拔第一批歼击机飞行员,张桃芳所在的24军198人报名,只有他一人成功入选,从狙击手转而成为飞行员。2007年,张桃芳在山东病逝,享年77岁。
标签: 入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