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易之轩 记者 张允铎)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了三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各大院校开始了不同于传统课堂模式的在线学习模式。小时候作文里的“在未来,我们可以不用到教室上课”已经成为了现实。当前,西安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各大高校纷纷开启“网课模式”。疫情下的网课,效果究竟怎么样?在西安翻译学院,是这样一番景象:教师精心备课,讲课生动易懂;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线上师生积极互动,热烈讨论。西译师生展开了一场教与学的自律拼搏赛。
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学校自线上教学运行以来,各二级学院(部)积极响应、精心谋划,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目前,线上教学平稳有序,总体情况良好。教务处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运行质量监控,注重师生反馈交流,全面、及时掌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线上教学应开课程851门,实开825门,停课26门(实践类),开课率96.94%。涉及上课班级2889个,任课教师741人,学生到课率基本在96%以上。线上教学主要采用直播、录播、直播+录播等教学方式,使用腾讯系列、学习通、钉钉、中国大学MOOC等10余种平台或软件,结合QQ群、微信群与同学连麦互动、讨论交流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课堂学习氛围活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坚守育人初心。网课应该怎么上才能更有效?如何平衡好学校和家庭的关系?缺少了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怎样才能把课堂互动效果呈现最大化……这些都是西译教师在备课、授课时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高校教师的育人初心。
亚欧语言文化学院的宁文莉不仅是一名法语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儿子上幼儿园小班。由于工作关系和疫情影响,她的丈夫身在异地,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网课期间的宁文莉,每一天都特别艰难。除了要给自己的学生线上授课以外,还要监管女儿上网课,年幼的儿子每天睁开眼睛就要找妈妈。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宁文莉只能利用早起和晚睡的时间,制作课件、备课、批改作业。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疫情虽让本该热闹的校园按下了暂停键,但教学绝不能中断。她自己再难,也会保质保量地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信息工程学院的王宝妮老师面对教学硬件资源缺乏、无法现场答疑等挑战,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想方设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开课前,她积极搜集电子版教材、课堂教学 PPT等教学素材,测试相关教学平台,并与同学们及时保持沟通。授课时,为了更好地展示专业技能教学,王宝妮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授课为主、QQ群课堂互动为辅的教学方式,尽最大可能为同学们详细讲解每节课的理论知识,并对每个项目进行认真的解释和总结,以便让学生掌握每次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课后,为保证学生进行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王宝妮会及时上传各种资料,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积极批阅作业,对学生给予专业辅导。在与学生互动的同时,王宝妮不忘鼓励他们,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新冠疫情,以饱满的学习状态完成学业。
学生线上积极配合。对于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学生们同样面临着挑战。自己能否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能积极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能否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不懂的知识及时与老师沟通,或者通过老师发布的资源进行查找复习?这些都考验着学生是否自律。
通过近期的线上教学情况来看,同学们都能以端正积极的态度有序进行在线学习,紧跟授课教师节奏并积极互动。在听了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王毅菲讲授的《中外民俗》课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课令大家很着迷。尽管在线上听课,但依旧能感觉到老师在用心表达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和居住环境,让我们也更加热爱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亚欧语言文化学院教师马贝在讲授《德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时,会在聊天区直接与同学们进行语音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同学们表示,虽然有的同学不能开麦,但也能在聊天区打出关键词,及时与马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课堂教学从线下转到线上,但教学形式更加活泼,信息交互更加频繁,学生学习的要求没有打折,学习欲望也没有降低,“寓教于乐”在西译正在得到广泛的实践。
学习是一个艰难求索的过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疫情下的“网课时代”,无疑是一场自律拼搏赛。只要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珍惜时光、奋力奔跑,就能在这场自律拼搏赛中脱颖而出、成就自我。
老师们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同学们按时上课,课前主动预习,课后复习巩固。让我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尽快恢复线下教学,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做好充分准备!
编辑:雯雯
标签: 一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