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神马作文网 33 0

王小波在《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中写道:“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生而为人,或是平凡一生,或是轰烈一生,最终都归于沉寂,唯有其精神或将永留,大部分人皆是属于前者,逝去便是永远。而王小波亦是前者,但不同的是,他死后却是声名大噪,哀荣一片。

正如他所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不必害怕黑暗”。这就是王小波,一个思想特立独行,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作家。这位23年前去世,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得无数人顶礼膜拜的作家,终究为世人所重新审视。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1张

一、生于不凡,一个与众不同的灵魂

1952年的5月13日,王小波在北京出生了,他的父亲王方名先生是中国人大逻辑学的教授,可谓是书香门第。遗憾的是,在三反运动中,他的父亲被错认为“阶级异己分子”。

王小波便是在这样的家庭变故中中降生,父母为他取名“小波”,既是对家庭变故的记录,亦是寄托了希望这场灾祸能够像大海中的小波浪一般尽快过去。

尽管波浪终将过去,但王小波的人生却在未开始时就受到了影响。因为他在娘胎中受到了刺激,导致先天的发育不良和严重缺钙。

据他的兄长王小平说:小波后来突发心脏病早逝跟母亲妊娠期所受的刺激不无关系。并据其回忆,“小波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经常闭目塞听,露出一副呆呆的表情,站在同龄儿童中间,十足是个异类,使人怀疑他的脑袋是否有毛病,连我姥姥和我妈都管他叫‘傻波子’。”

这便是王小波的童年,他从童年起就与别人有所不同。王小波家一共有五个孩子,他是第四个孩子,也是第二个男孩。在他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一个“王二”的主人公,也许便是如此来的。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2张

事实上,王小波的作品中大多都隐藏着现实生活的痕迹。因为王小波正是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事件,对他的作品造成了根源性的影响,他人生的走向亦是与此相关。

王小波的外貌从小就让他受着许多非议——身体瘦弱、脑袋硕大、嘴巴夸张以及一脸的褶子……

他的妻子李银河在初见之前,曾十分心动他的文字,但却在第一次见面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后来被其表白后时还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李银河如此说道。

尽管上天没有给他的一个好看的皮囊,但却给了他一个有趣的灵魂。在这副面容下的灵魂如此生动,惊奇,就这样收服了爱人李银河。而他的文字也仿若是一道门,打开便能见到门后的他,一个不一样的王小波,一个在文学道路上不愿回头的人。

二、走到底的文学道路

王小波的文学之路起源很早,却充满了重重磨难,直至死亡也未有过平顺的一天。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3张

十二岁时,小学五年级的王小波因一篇作文被选作范文而在学校中得到广播,这是王小波第一次与文学结下了缘分。

1966年,因文化革命的开始,彼时的王小波还只是一个初一学生,两年后,16岁的王小波因“上山下乡”运动而被迫去农村的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于是在1968年,17岁的王小波经过了长途火车被送到了云南农村劳动。也是在云南兵团劳动的这段时期,王小波开始尝试写作。而在云南的这段经历成为了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亦是了他的代表作《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

王小波的文学气质便是在祖国边陲,在广阔而贫瘠的土地上养成的。

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后,王小波才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有了再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本是他接受文学的机会。遗憾的是,他父亲却定下了“不准学文科”的家训,最终他只能被迫选择了仅有两门的理科专业之一。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4张

对于专业问题,王小波曾在杂文中阐述过:“我父亲不让我们学文科,理由显而易见。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关了监狱,王实味被枪毙了。以前还有金圣叹砍脑壳等等实例……”

前人的悲剧和教训摆在了面前,就连父亲也是百般阻挠,但王小波还是脱离了这样的体制,辞职去独立写作。

1988年时,王小波因李银河随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研究所做博士后,在北大社会所负责数据统计和计算机维护的工作。

这样的生活虽然安逸无虞,却终究不是他想要的。在1992年时,王小波辞去教职,尽管所有人都反对,只有妻子李银河的支持。他还是毅然开始了他写小说的历程,在那个年代,写作根本赚不了钱,何况他的小说在当时不为人们所欢迎。

王小波正如他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一般,不安于被安排好的生活,也不愿意去刻意营造形象,更不乐于去教化他人,他的文字中坦露着他最大的真诚。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5张

遗憾的是,他的思想他的才华还没有更多的展现,突来的病发便带走了他。

三、死后成名,斯人已逝

1997年的4月11日凌晨,王小波心脏病突发,在自己简陋的写作间逝世了,而此时的他不过44岁,一个正值壮年的年纪,他的生命却猝然停止了……

在他的追悼会上,他的代表作《时代三部曲》还没有出版的机会,只有他的朋友们特意把3本书的封面打印出来,随着他一同火化了。

彼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除了亲友之外还有许多自发从各地赶来的吊唁者,他们或痛惜一位作家的离世,或是仰慕王小波的文字。然,在这些人当中,却没有一个他的同行来送行。王小波是一个独立的作家,他没有加入任何文学协会,他甚至一生都没有得过国内任何一个文学奖。

而在他去世的一个月后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6张

彼时,出版社在北京万寿寺举办了“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作品研讨会”。而前来参加研讨会人有:中国作协领导、文艺批评家、小说家、社科院学者、著名媒体人、导演……这是与一个月前截然不同的、人声鼎沸的场面。

负责1997年版王小波三部曲的编辑钟洁玲这样说过:“我亲眼目睹一个作家从生前的孤清冷寂,到死后的洛阳纸贵。”

在王小波逝世的4年后,他的《时代三部曲》被加印10多次,而印数达到了20万册,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十分火爆的。于是,这个在生前被主流文学圈所拒之门外的作家声名鹊起了。

毋庸置疑的是,王小波的作品火了,而这种火或许永远都不会过时。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说:“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

“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这是对王小波作品力量的肯定。尽管王小波已离开了23年,但他的精神却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那是王小波用荒诞和黑色幽默所给予读者的精神力量。

23年前王小波去世时,葬礼无一同行送行,1月后却被同行捧上神坛  五年级作文 第7张

小结

纵观中国当代的文学家,绝不缺乏优秀或是伟大的,王小波却并非能用优秀这个词来形容。无数的人将他捧上神坛,也有无数人并不认可他的文字,而他也并非想做一个让人称道的作家,或许更加适合他的是独一无二这个词。

是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小波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他的文字是一个时代下的产物,是那个年代深刻现实的反映,纵使数十年甚至百年后,依旧具有深刻的思想。不可否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

参考资料:《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五年级作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