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他们的前生都曾经都是高僧,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苏东坡的前世是五祖戒禅师;南宋宰相史弥远的前身是宏智正觉,正觉长老原是天童寺的住持。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南宋状元,王十朋的前世今生。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王十朋在在自己的文集中有一篇《记人说前生事》,说自己年少时,乡里有一个乡僧每次见到他,都会说:“这个孩子是严伯威转世而来。”开始,王十朋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不久后,他去拜访自己的叔父宝印大师,问起这件事,于是叔父详细地向他讲起此人。
高僧严闍梨
严闍梨,字伯威,俗姓贾,是王十朋祖母的兄长,即是宝印的舅舅,也是宝印法门的师父。严伯威博学多才,工于诗文,出家后,戒行严谨,克己极严,是江浙一带有很高声望的高僧,受到世俗大众的推崇。
严闍梨的俗名是贾伯威,法名是处严,人称“处严阿闍梨”,简称严闍梨。王十朋在给自己这位舅爷爷写的《潜涧严闍梨塔铭》中说,贾伯威的母亲刚怀孕时,一天晚上梦到一条黑龙从天上跳下来,马上变为道人就进了她家。贾伯威出生时有异象,年幼时警悟不凡,经史过目就能成诵。贾伯威的舅舅是个名儒,说来考考他,他随口应答如流,让舅舅大感惊奇。长成少年时,他突然就不吃荤食了,母亲强让他吃他坚决不从。有一天游览寺庙回来,他对母亲说:“儿吃素居俗家不合适,希望出家学佛,唯愿夫人割爱。”于是十五岁的贾伯威就到了清明庆院出家为僧了。
没学多长时间,处严就感叹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偏僻海角,见闻不广,于是出外游历。他远游禅林,访先辈老宿,叩击玄旨。他有高志气节,学识超迈,所到之处,道眼相契合的为多。游到江淮一带时,当时苏东坡与两个和尚名声很大,严闍梨与他们都有篇章往来。严闍梨博学,诗文典雅庄重,而且书法有晋、宋之风,但他不愿凭此攀结权贵。
元佑年间严闍梨回到永嘉,住在净光大云寺,其他寺庙的很多僧人都来拜他为师。他除了传授本业外,也教导诗、书、子、史,凡经他指点教授的人都会崭露头角。当时开元寺建护国天王殿,他奉命作的记文,文辞雄伟,太守看后赞叹良久,下命刻石行于世。
元符初年严闍梨回归故山,用茅草结庐,自号潜涧,赋诗鼓琴自娱。他擅长辞辩,长于讲释理,但是乡里的豪门请他都推辞掉。于是乡里人想了一个办法,开法筵广集大众,提前设好了高位讲坛。等严闍梨到后,在大众的簇迫之下,他不得不匆匆就席,阐述奥理,吐音宏亮,听者惊悦。当时明庆院开创几乎七百年了,无文字可考,严闍梨为明庆院撰记,并书写下来,时称二绝。郡守听说他的大名,礼请他讲述释理,奉为上宾。郡府政务有不方便民众的地方,他都会告诉郡守改正。
严闍梨晚年谢绝人事,只是精修,静夜独坐,焚香暗诵,朗朗之声传出林外。他曾经手抄经文以报母德。严闍梨于政和二年正月病逝,享年五十四岁。三月份火化后得舍利数百颗,明莹如珠。
“不欺”的王十朋
下面我们再接着说王十朋拜访叔父宝印大师听到的故事。王十朋的父母结婚后,一直膝下无子,于是常常向神佛祝祷,祈求子嗣。到严闍梨圆寂后这个正月的一天夜里,王十朋的祖父梦到严伯威来到家里,手里拿着许多花,组成一个硕大的“球”。他称呼王十朋祖父的字,将这束花送给他,说:“孝祖,你家求此已经很久了,所以我就来了。”话音刚落,严伯威就不见了。也就在当月,王十朋的母亲万氏怀孕了,十个月后产下一名男婴,就是王十朋。
宝印说:“我的师父眉毛浓黑,且又下垂,深深的眼窝里藏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小时候十分聪慧,能轻松地背出千言,而且很喜欢作诗。人们说你的眉目以及兴趣喜好都酷似他,而且和梦境相符。我师父圆寂的那一月,正是你受胎之时。所以乡僧才说你是严伯威的后身啊!”从叔父的口中,王十朋得知了自己的前世。
王十朋小时候从学鹿岩时,有人指着他的垂眉深目笑他。王十朋的表叔贾元达也曾说:“这孩子的眼睛眉毛极像我的伯父严闍梨,将来也可能会有文才。”
王十朋说:“可是严闍梨的智慧、明德如此卓越,即使不能脱离轮回,应当复生人间,在世应为大善知识,怎么在灭度之后,成了我这愚鲁、迟钝之性,现此穷薄困苦相呢?”
王十朋曾经写字作文赠与宝印叔父,叔父说:“人都说你是我的师父,文风仅是相似,字和你的不同。”王十朋感叹,严闍梨尤其擅于文章写字,而自己最不擅于写了。
有一天王十朋觉得自己这天的作文和写字都不佳,自愧道:“严闍梨,你前生吃素多有智慧啊,今世吃肉却如此愚钝了!”这或许是王十朋的自谦之辞吧。
王十朋少时颖悟强记,七岁入塾。宋徽宗宣和七年,十四岁的王十朋在乡间的私塾读书。长大后,他在家乡颇有名气,三十三岁时曾在梅溪授徒,几百名学生都愿跟他学习。次年入太学,主司觉得他的文章不同凡响。由于当时南宋奸臣秦桧专权,王十朋的文章不对他们的胃口,屡试不第。直到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
公元1157年,绍兴二十七年,四十六岁的王十朋以几万余言论述“权”的对策文章,其中提到“法之至公者莫如选士,名器之至重者莫如科第。往岁权臣子孙、门客类窃巍科,有司以国家名器为媚权臣之具,而欲得人可乎?愿陛下正身以为本,任贤以为助,博采兼听以收其效”,被宋高宗认为经学淹通,议论醇正,亲擢为状元。当时的学者争相传诵他的策论。文章中说到了当时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宋高宗也接受意见,进行了纠正。然后下诏:“十朋乃朕亲擢。”授他绍兴府签判。他刚到任,一些奸吏以为他一个书生,很好对付,可以照以前一样利用公职捞油水;没想到王十朋裁决如神,犯奸之事行不通了。
随后王十朋又被召为秘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前的教授进入讲堂都是在宾位给皇孙讲课,王十朋不认可这样的违礼行为,因此皇孙特加礼敬而请王十朋在中坐教授。
王十朋以敢言、直切弊政著称。金国将背叛盟约,王十朋力挺主战,当庭陈奏弊政。他劝谏皇帝罢免杨存中大权,推荐起用老将张浚、刘锜。宋高宗欣赏他的陈奏,遂即罢免诸军承受,更定枢密、管军班次,解除杨存中的兵权。凡是他所说的,皇帝都多有施行。授他著作郎。
宋高宗倦勤禅让,宋孝宗即位后,任命王十朋作严州知州,召他入宫。王十朋提醒孝宗应该象舜协助帝尧一样,国家的各项事务,“断然行之,以尽继述之道。”拜为司封郎中,累迁国子司业。
后来有一次王十朋还对宋孝宗说,皇帝的三大职责是任贤、纳谏与赏罚,而现在在位的官员往往不称职。他的话深得宋孝宗赞许。任起居舍人,升侍讲、起居郎、侍御史。
王十朋见宋孝宗英锐,每次见面都说北伐恢复国土之事。后来张浚北伐因下面的将领互相不配合导致失利,张浚上表自劾,主和者乘机议论纷纷,王十朋上疏请赐流放。宋孝宗改任他为吏部侍郎,他拒绝了,出去任饶州知州。饶州有盗匪出没其间,听到王十朋到任,一夕之间都逃走了。当听到王十朋要调任夔州知州时,饶州百姓到诸司乞求留下王十朋不得,以致弄断了主路上的桥,王十朋只得以车从间道离开。后来众人把断桥修好后,命名为“王公”桥。后又调任湖州知州、泉州知州,王十朋在这两个地方还用自己的俸钱帮助创建了科举考试场所。
王十朋在这四个郡,体恤人民隐情,有贤士造访则以礼相待。每月初一和十五,他两次会见诸生学宫,讲经询政,僚属间有不善,就反复告诫,使其自新。人民缴纳赋税由他们自己申报,人都争相传播这个信息,很多人久欠的税款也得以还清。有诉讼告上来,王十朋就温和地对双方晓以理义,很多人听完后双方就和解了。每到一地人民都为他画像祭祀,离去的时候,老少都拉着他哭泣不愿他走,越境相送,思念他如父母。饶州久旱,他一入境雨就下来了;湖州长久下雨,他一入境天就晴了。凡他为民祈祷一定能实现,其至诚不只能感动人,也能感动天地鬼神。
公元1171年,乾道七年,王十朋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因足疾不能快步走,皇帝下诏给扶减拜。后又免朝参,派中使去家里告知并赐袭衣、金带。王十朋病重,累上章告老,诏命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诏命刚到,当年七月初三,王十朋在乐清县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岁。绍熙三年,宋光宗追赐谥号“忠文”。
王十朋事亲孝,皇帝郊祭后施恩他奏的是弟弟的名字,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还是布衣。他的书房挂着写有“不欺”的匾额,他每每以诸葛亮、颜真卿、寇准、范仲淹、韩琦、唐介等自比。
石桥寺僧梦迎严和尚天明迎来王十朋
绍兴年间,石桥寺有一个僧人梦到迎接严和尚,到清晨,却迎来了过路经过此地的王十朋;而王十朋远远地看见石桥的时候,也感到自己已经在梦中见过这座石桥了。进了寺庙,寺僧就称呼他严首座,并告诉他这座桥的石碑就是他前身的时候写的。王十朋为此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如下:
石桥未到已先知,入眼端如入梦时。
僧唤我为严首座,前身曾写此桥碑。
不知道王十朋再往下又去了哪里?人生生世世究竟为哪般?
参考文献:
[宋]王十朋:《梅溪前集》 卷十九、卷二十
《宋史》卷三百八十七
[清] 沉翼机《浙江通志》卷二百一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