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7月3日消息,在第二期滴滴開放日上,滴滴邀請了30多位司機代表、乘客代表、媒體、專家學者、律師等多方,共同探討「吐車/污損車輛司機洗車費」議題。
有網約車司機建議,滴滴平台可以給一個指引的標準,吐在腳墊多少錢、吐在座椅上多少錢。這樣司機們也敢要錢了,也杜絕了亂要錢的情況。
也有司機建議實事求,根據洗車費是多少,就用洗車店開出的發票向乘客要求賠付。
還有司機表示,司機和乘客涉及到錢的問題,儘量都由平台跟進協商,大家都會尊重平台的決定。
據了解,關於吐車/污損車輛司機洗車費,滴滴的現在有兩種模式:線上協商與線下協商。
線上協商目前只在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石家莊5個城市開放,平台為司機提供洗車費添加入口,按照弄髒車的程度與情況,大致分出30元、100元、200元不等的幾套規則。司機將賬單發送給乘客支付即可。
線下協商主要是司乘雙方討論賠付價格,若協商不成功,可以讓平台來協助雙方促成,極端情況下建議司乘求助警方。
此外,平台會以「順心補貼」的方式為受委屈的司機進行補償。
此次討論後,滴滴平台同步記錄下多方建議,將結合研討成果,不斷改進洗車費的方案:
-比如給到司機一些避免乘客吐車的開車小技巧與提醒等宣教。
-在部分極端的特殊情況下司機可以無責取消訂單。
-完善好線上化的協商流程,過程清晰可見,制定司乘認可度高的收費標準,幫助減少爭議。
-極端情況下,平台協助司乘進行法律協商流程。
-對於受委屈的司機,進一步完善「順心補貼」的規則和覆蓋範圍,努力讓司機師傅接單更舒心、不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