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或者看了一部电影,往往会产生一些感想,把这些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或者观后感。要是写随笔,就可以不拘形式和内容;如果写大作文或者考试作文,就要注意构思了。
一般来说,一篇读后感作文由引、议、联、结四部分组成。引,就是引出、引用文本,就是简单文本的内容,说明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并找准感点;议,就是围绕感点结合文本展开具体、深入的分析,这部分最考验人,要是作者没有好好读那个文章或者书,此时可能就只会泛泛而谈;联,就是把现实生活和文本联系起来,可以阐述文本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可以讨论人物的精神在生活中的意义等等,忽略了这点的读后感不能算是真正的读后感;结,就是结论,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当然在具体写作时,我们不必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们可以给文章单独拟个主标题,标题跟“感点”直接相关。下面来看一篇与《骆驼祥子》有关的读后感《微渺的光》。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正如作文中所写,这本书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谋生时,为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而苦苦挣扎的故事。
这篇读后感写得很好。让作者感触最深是书里的那些普通人,他们或单枪匹马地奋斗着,或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依然没能抬起头来,或在他人危难时伸出了善意的双手,在书里,他们本身或许不是别人的“光”,但他们尽力在成为自己的“光”,也给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里的我们带来了一丝微光。文章最后说“更感谢老舍先生,他记录了那些平湖烟雨,岁月山河,这才是茫茫暗夜中,最亮的一束光”,这既是小作者对小说的深层次解读,也让此文上了一个新的层次,真好。最好的读后感可能就是这样,说了自己想说的,也说了别人想说却说不出来的。
给下面这篇关于《简·爱》的读后感拟个正标题,可以拟什么呢?
很多人写读后感没有方向,没找到着力点,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文都是围绕“独立女性”来写的,而对于什么是“独立女性”,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自尊、自重、自立、自强”。还有,文章在联系现实生活时,以自己的老师为例来诠释“独立女性”,给了人更加直观真切的感受。结尾的这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现代女性吧”很好地收束了全文。
以上两篇所选的文本都是中外经典著作,而据一些老师和学生说,不少学生会写原耽小说,比如《撒野》《默读》《伪装学渣》等等。
有的老师不希望学生写这些,如果学生写了也会打低分。一个老师也不建议学生写,因为她初中时写读后感,写了很喜欢的一本网络小说,自认为感人至深,结果得分惨烈——史上最低分,当同学问起来时她觉得很尴尬,如果这类作文上了校刊,老师一定会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一些书粉网友也说自己不敢写。当然,有的老师不太会关注这个点,还会推荐学生的相关作文上校刊,比如下面这篇关于《撒野》的读后感《少年·诗·远方》。
把标题中的三个词连起来,意思应该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首诗,而书中少年的生活就是一首“在平淡中跳跃前进”的诗歌,尽管现实不那么令人如意,但他们依然心向远方。文章主题积极,从文中也可以看出此书对作者的正向影响。不知道或者没看过此书的人,应该会觉得这就是一篇和其他读后感一样的作文吧。
上面三篇优秀读后感,大家最喜欢哪一篇呢?
标签: 读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