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怀着复杂的心情一口气看完全文,感慨作者阅人犀利的眼光和不俗的文笔同时,反省身边现在发生的一切推测今后可能会发生的一切~
文中三个主人公:婆婆、儿媳、儿子。
婆婆:典型的封建思想意识下的女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其生活的全部,对丈夫只有遵从,对儿子只有无私的母爱,男尊女卑社会标志性的代表人物;
儿媳:新上海的先进女青年,个人感觉是个相当不错的小姑娘 ^_^ ,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样的小姑娘,个人感觉小姑娘做事情“拎得清”,生活上“门槛精”(不知道这样形容是否恰当),很多事情上观点绝对比那个主人公:“东北大男人”强的多!但是不可否认,传统的上海人思想里对外地人的有看法,而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由于毕竟不是很全面的了解北方人,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尤其是一些来自北方拙劣的事件产生的恶性影响,还是使得她们的神经对北方人更为敏感一些。这个文章里的小姑娘也许是个性太强了一些,不愿委屈自己而讨婆婆的欢心,不懂迂回战术,对待长辈出言不逊再怎么说也不应该,但是惹来杀身之祸实在是人间惨剧~~
儿子:这个角色集中了所有的矛盾,深爱着老婆,客观的说还算比较懂得关心老婆,能够持家,如果只从这个层面看可以打80分,但是母亲的出现使得事情完全成为另外一个极端:孝顺当然是好事,但是不能愚孝,为了父母失去理智,这样的人应该监狱度过人生是最恰当不过的。
婆婆和儿媳: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完全不一样的口味,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完全对立的爱情观…… 注定了这对人物生来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共同体,任何人不要有一丝妄想去调和~!婆婆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影响改造,没想到,效果适得其反。婆媳矛盾更加尖锐。
婆婆和儿子:典型的东北民间母子之情,只不过这个儿子来到了上海,找到了发展的空间,找到了相爱的上海老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东北人母子之间淳朴的感情,这样的母爱同样是伟大的无私的,无异与世界上任何母爱,除了表现形式;
儿子和儿媳:恩爱两个字足以形容;
其他角色:岳母、岳父、公公、什么老公的姐姐表姐、老婆的哥哥,这些人物刻画得相当到位,之所以规划在一起是因为最终惨剧的导致不是因为他们,(包括岳母大人在内,在婆婆没有出现在夫妻生活之前,一切都是很和谐的不是么),个人认为可以把他们对每次事件的看法看成外界舆论,仅此而已,虽然是两组完全对立的团体,有两种不同声音,但看待问题本来就应该这样,相对论嘛,可惜三个主人公只听到了自己战线发出的声音并以此作为处理矛盾的依据……
个人观点:
1、 【对症下药,心中有数】作为儿子和丈夫,可以用心去爱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但是有一个前提一定要明确,婆婆和儿媳之间的一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与生俱来不可调和的,不排除有婆婆和儿媳打成一片统一战线的情况,但如果她们世界观完全对立且双方都很有主见的话……
2、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作为婆婆和妈妈,通情达理不是随便说说的,如何让子女幸福?这个问题可能每个父母都想过,但是不保证每个父母都和子女想的一致,儿孙自有儿孙福,给他们想要的生活,尽可能去理解子女,让自己心态保持先进,也让全家幸福。
3、 【老婆容易儿媳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做儿媳比起来,做老婆简单多了,说严重一点,我现在觉得婆媳矛盾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敌我矛盾,如果没有清楚认识到做儿媳的困难,就容易轻视对手,至于后果……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儿媳是最不公平的,因为她始终是处于被动……
4、 【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好心办坏事】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婆婆来说,帮她聊家长里短,怎么过日子,怎么带孩子怎么做家务,她会很开心,如果儿媳非要买化妆品给她,即使儿媳的心意是好的,无异于拿刀捅她;老婆喜欢的是随意开心的生活,也是大多数年轻人向往的生活,如果婆婆非要妄想以自身行动感化,觉得自己的原来的生活是子女今后效仿的榜样,唉~
(其他了解到的:关于作者,好像一个是叫六六的网络作家,原著是《双面胶》,虽然文章写的很客观,刻画出了每个人物的鲜明特点,但我还是感觉作者是南方女人,因为有几个地方还是体现了一些作者的观点,比如下面一段:“丽鹃的母亲还躺在床上行走不便。亚平妈一进门,顶着丽鹃妈的历目,睬着尖刀阵前行。放下礼物,就一屁股崴在丽鹃妈的床边,语调轻柔外带羞愧地道歉。态度之诚恳,举止之卑微,叫亚平不忍下目。好在丽鹃妈是见过大世面的,不为所动:“你不要跟我来这一套。我们两家已经恩断情绝了。法庭见。还要包括我的精神损失,住院费用,一切一切。你们走吧!东西也拿走,我看不上。”说完就拿手直轰来客。”)
这片文章实在是值得我再三品味,好好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一些问题要充分引起重视,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善待自己最爱的人。很多男人会说在婆媳之间很难,可以理解他们,但是同时也要小小的鄙视一下他们,谁让你丫没有写读后感的!^_^
标签: 读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