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更需懂文言文

神马作文网 高一作文 92

文 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的语言。”“文言”即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与之相对的是“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有人认为,文言文凝聚和蕴含着中华祖先的智慧,是现代人不可随意丢弃的。也有人认为,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低,已经演变为理解古籍的专用工具,不必人人都学习文言文。

请结合高一语文学习的具体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文言文学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学生习作

□廖梓君 广州市第七中学

刚上高中,随着文言文学习难度的加深,有同学质疑起文言文学习的意义。有人甚至认为,文言文在生活中“不常用”,学习后没什么用,干脆选择放弃学习。但在我看来,当代青年,更应学好、用好文言文。

首先,学好文言文,能锤炼我们的语言能力。文言文简练而优美,像《登泰山记》中,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降皓驳色,而皆若旅”, 只用22个字就详细描写了在晨光照耀下的泰山西峰奇丽景象。这些字要是翻译成“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字数增加了近两倍不说,还缺少了四字句的节奏感。在古诗词中,简练优美的文言也并不少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一个“白”字尽显空寂的环境;“鸟宿溪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道尽夜晚的清幽安静;“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一个“飞”字写尽梦游天姥的迫不及待;“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个“又”字尽显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力承受……我们已习惯了贴近口语化现代文写作,更需要通过文言文来学习对语言的精炼。

其次,学好文言文,能让我们明辨历史真伪。几千年来,我们的史书都以文言记事。最近,某著名品牌抄袭中国马面裙的新闻冲上热搜,我们如何证明马面裙最早出现于中国明朝呢?除了考古发现的马面裙“物证”外,还需要史籍记载的“文证”。最早《明宫史》中就有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如若没有文言功底,又怎能看懂这些记录呢?类似地,看完《三国演义》电视剧和书籍,我也和大家一样,被周瑜心胸狭窄、气量不足的形象影响着。但学到《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却发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文字中——周瑜的形象其实也挺高大伟岸。于是我借助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正史《三国志·周瑜传》进一步探究,最终总结:周瑜气度恢宏,胆略过人。看懂文言文,恰似一个“探测器”,让我们能更准确地辨别历史,在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中明辨真假,真正走进历史、读懂历史。

最后,学好、用好文言文,更大价值是使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身为中国人的底气。 “新中国的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不负时代”。这种自信从哪里来?不只是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知道传统文化是什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中华文化的根源与发展历程,并以此描绘中华文化的发展蓝图。文言文的学习,正是我们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第一步。要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中国,唯独中国没有“古”的前缀,就是因为中国五千年文化从未断流,联结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文言文便是关键载体。我们怎能不学习文言文呢?只有通晓过去,我们更清楚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未来该如何发展。

文言文流传千古,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下去。

教师点评

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离日常生活很远;但掌握文言文、获得文言的阅读或表达能力,又对学生的人价值观和表达水平十分有益。要解决这一对矛盾,其重点难点都在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和思考。

高中课程标准对初接触议论文写作的高一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观点明确,内容完整,结构清晰”。文章作者很好地完成了这三点要求。针对材料中错误的观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清晰地提出了个人观点。又结合高一语文学习经验和自己的日常观察,从三个方面去论证了自己的认知,内容完整、结构清晰。

尤为可喜的,学生在文章中体现出了新时代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分析论证观点时,能巧妙地以古诗文语言为例,又有通过查阅古籍原典,来辨别、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有对文言文“能坚定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价值的认识。

(广州市第七中学教师 魏灿芬)

非师点评

《炼字之美并非晦涩》一文开门见山,亮出“文言文不应被丢弃”的观点。接着就主要围绕着文言文的“简练之美”,从古诗词中举例论证,分析其中用字的简洁精妙、音韵及炼字所带来的诗意美感。同时也不回避文言的“晦涩难懂”以及题干中提到的某些不同论调。文章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能够从文言文的起源、文言的特点、文言的工具性、文言文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等多个层面加以论述,层层递进,表达流畅,视野开阔。例证分析详细准确,起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文言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以文言写就的文章包括各种体裁,所以“文言文浓缩了我国千百来年的文学成就”“文言文上升到了文学鉴赏的层面”,这样的表达其实不够严谨,缩小了文言文的内容范畴。但总体而言,文章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明史更需读懂文言文》一文显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广泛的阅读、对诗词的鉴赏力以及对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熟悉,具有优秀的文字表达力,同时不乏情感的感染力。

文章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接着从“锻炼语言能力”,“明辨历史真伪”,“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底气”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加以分析论证,逻辑突出,条理分明。前两个分论点主要采用举例论证方法,运用丰富的论据,分析得细致深入。尤其是第二个分论点的论据,某著名品牌抄袭中国马面裙的新闻材料很新颖,从史料记载中找依据,证明得很有力。同时,作者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的经历,比如探究和发现周瑜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这个论据同样非常典型、恰当、有说服力。第三个分论点主要运用分析论证,从了解、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指出要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性。至此,整篇文章逻辑思维一环扣一环,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副教授/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邓玉环)

标签: 高一作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