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察
#hz,172
在网上看到这家二手书店时,因书店老板的日记停了三秒。
店主的书店日记也很多了。最有名的当属在苏格兰经营二手书店的肖恩,还出版了《书店日记》,那老头的记录可有意思了。
这几年也在杭州采访过几家二手书店,像运河边的再见城市,主理人也有写日记的习惯,讲讲店里发生了什么事。
而这家的老板,三句不离关注。跟以往遇到的书店主都不太一样。
噱头吧?博眼球吧?这家书店被我撂到一边。
前天瞎溜达,不经意撞到这家二手书店了。
我的天,还真不是噱头,真是在仓库。
有多“仓”呢,我去的时候,转错了仓库,在 开车拉货的大哥中间穿来穿去,被瞪了。
好不容易摸到门,又一次被惊呆,太直接了。
面前是一个仓库,一排蓝铁书架,一排黑铁书架, 一排白铁书架,上面密密麻麻塞满了书。
门口一个工作人员,地上堆放着没有拆的包裹,书都要把人淹没了。
让我意外的是,在这么”仓“的地方,居然还摆放了看书的桌椅,入座不用消费。
这才是读书人的倔强啊。
那会儿,小桌椅上坐了一位男子。
桌上摊开了一本书,放了一瓶矿泉水。“惟吾德馨”本馨?
给小哥投了100个赞叹眼神后,我绕过了他,去找书了。
也才发现,我今天做了多冒险的一件事。
在我面前,是杂乱无章、毫无分类的100000册多书。
浓浓的古早味儿扑面而来,眼睛一扫,书架上有营销鸡汤、推拿按摩、吃喝玩乐大全、甚至还有大学英语。
不同类型的书挤在一块儿,像天南地北的大相会。
独立书店,替我们选书,多少都有腔调拿捏。而仓库么,返璞归真,所有选择权都交给了你自己。
要找什么样的书,得看你的眼光,还加一点儿运气。从淘书年代过来的人,对这样的实体书店自然喜欢得不行。
仔细逛,就会在密密麻麻的书堆里发现沧海遗珠。
找到了《新疆考古记》《罗布泊探秘》,比较小众的题材。
一问价格,是这里比较贵的书了,要两百多
我那资深的淘二手书的朋友和我说,不要以为到了二手书店就铁定便宜,要多比价。
我果断放回去,回家在二手书网苦苦寻找找,没找到。看来还得去一次。
还有一些书,说是二手,其实挺新。像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书主人肯定没翻几页。
我上次听到马家辉的一个故事,讲他在二手书店淘到了一本感兴趣的书。
翻着翻着,翻到一页略轻狂的笔记,似曾相识。是他的字。
他才想起来,年少时看不懂,把书捐了。兜兜转转,这本书又被他买回去了。多有趣的相遇。
本来想会会神秘老板,是什么缘由,让他在这个地方开书店??
可惜跟老板无缘,他不在。不过,工作人员帮我解答了,“其实一开始也没想到来逛的人这么多。”
他们原来是在线上卖书的,你可以想到的二手书网站,如孔夫子,就有他们的痕迹。
此番在仓库做了个大本营,老板也没想到能做线下生意。
更没想到,开着开着,来买书的人多了起来。
我去的是工作日傍晚,看到仓库里,有认真挑书,有直接蹲在地上就看起来了。
还有很夸张的客人,拿拖车来,一下拖走几百本。
主要还是价格优惠,每本书都打三到四折,平均价格在十块钱一本。
店里的人也不是正式员工,都是兼职。他们也是因为喜欢,才来这儿分拣书籍。
他们每天都要镇守仓库,上架几百本书,这要是没点热爱,也确实枯燥。
眼下的氛围,能出现一家破破烂烂的仓库式二手书店真挺好。
没有网红打卡机位,没有精致的包装,没有配套咖啡甜点…能留下来挑的人,都是真正爱书的。
这地方我准备常去,这次才看了几个柜子 ,整整10万册呢,这才哪儿到哪儿。
本图文版权归小O独有,
欢迎留言,严禁盗图。
标签: 日记大全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