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小时候学习语文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大多数同学就算其他科目考不及格,语文也不会低于80分,就是连班级内的倒数第一都能考6、70分。
但是看现在的小孩就不一样了,一个班级里几乎不会再出现语文考100分的学生了,最高也就95分往上,平时学生们的语文作业花样也越来越多,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了。
不过,学生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语文成绩倒是没见太明显的提升,反而压力越来越大了,着实让家长摸不着头脑,这样改革,是好是坏呢?
其实,语文的改革历程,和总编温儒敏有很大关系,自从重视爱国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后,学生的意识形态就越来越重要了,所以语文教材也统一了,变化有些大,老师也迎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来语文就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有经典之作就够了,而且大多数学生也不靠语文找铁饭碗,而是靠大多数专业的技能,而且新时代的学生也不是每个都喜欢,所以难度适中,让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就好。
不过,也有学生觉得,自己读书就是在死磕那几个古文,不仅总是要揣测古人的心意,就连写现代的阅读理解也要有标准答案,着实有些为难。
据说一至六年级的古诗词含量已经增加了87%,初中的古诗词含量也增加了51%,高中生也不例外,必背古诗词的数量已经到了70篇。
本来学生们要记忆背诵这些古诗词已经比较难了,不过温儒敏还提倡增加古诗的难度,也就是在考察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学生们的背诵情况,还要有更多的延伸,比如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以及创作的年份等等。
除了古诗以外,还有一些文言文等题目都要有延伸,不只是让学生们单纯的翻译,比如排列顺序等,按照温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让部分学生都补完试卷,起到一个选拔的作用。
在大语文时代,让学生们靠语文拉开分数,体现语文的重要性,不过温儒敏的这一想法也遭到了大学教授的回怼:“你自己背得完吗”?
这么说,这位来自陕师大的教授真的是阐述了很多学生的心声,眼看语文题目越来越刁钻,还要难上加难,真的合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大语文”的理念,有多种解读方式,哪种更适合孩子
其实在大语文理念自从被提出以来落实到各地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些地区就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外书的阅读总是让家长给学生买各种各样的图书。
美其名曰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是这些图书的质量又没有办法保证,所以就变成某些专家推荐读物给学生们读,但是专家推荐的一定是好的吗?其中又不乏一些私心,例如曹文轩,到学校推荐自己的新书,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
而温儒敏所理解的大语文,是想加大古诗词难度,让语文也同其他科目一样起到一定的筛选作用,难倒一批学生,增加古诗的数量,让学生们多将时间放到语文上。
而各种语文老师的侧重点也是不同,有重视作文的,也有重视阅读理解的,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也形成了一些地区差异,在这种影响下,我在想,或许应该还是因地制宜,统一教材考试侧重点却不同,还是有些太绝对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能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才是真道理
其实各种理念的提出,是想告诉家长,不要太过于重视分数,只要学生能够培养了文学素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就不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但是语文的分数确确实实在影响着学生们考试,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帮助学生提升分数。
有些语文题目太过于拐弯抹角,简直就是多此一举,不仅会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负担,也会让家长觉得不可理喻,还没有小时候教材好的感觉,所以切忌本末倒置,希望提出大员里面的温教授能切实的考虑家长的心情,能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能提升语文成绩,这样才不会有那么多怨言。
笔者寄语:对家长来说语文真的没什么好学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们所面对的语文和我们小时候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他们能得90多分,比我们当时得100,要强的多也要难的多,你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六年级作文